[好文轉貼]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
=====================================================
這幾天深陷期末報告焦慮,在彙整資料變成簡報的過程中
發現了對岸王波先生的書間道網站。唉,這位王先生也跟
我一樣是1970年生,可是人家已經是著作等身,還是中國
第一本探討閱讀療法(書目療法)專書著作者,而我連一篇
像樣的期末報告都寫不出來。有幸拜讀到這篇文章,在如
獲至寶之餘,真的覺得還有好多地方需要努力......
=====================================================
本文作者: 北京大學圖書館副研究員 王波
《葵花寶典》、《武穆遺書》、《九陰真經》……,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珍本秘笈的重要性被誇張到了極致,關乎天下第一武功的修煉。在現實生活中,情形大致 相同,是醫生就有人向你打探祖傳秘方,是編輯就有人向你諮詢發文真經……。筆者既然做了編輯,就免不了時常被人請教發表論文的心法,問得多了,也就有了好 為人師的衝動,現乘興結撰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攻略一篇,以供參考。
1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攻略
1.1 端正態度
圖書館員寫論文,不排除功利目的,比如不少圖書館員寫論文是為了評職稱、得學位、結課題、賺稿費、贏取單位的科研獎勵,既為名,又為利。抱有這些目的無可 厚非,人都是社會人,每辦一事的動機往往兼顧多方面的考慮,此乃人之常情。但是從科學研究自身的發展規律看,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越單純,越接近於格物致知、 追求真理的目的,取得的成果的價值就更大,相應的榮譽和利益作為社會對創造性勞動的獎勵自然會找上門來,而不是研究者在從事創造性活動之前就能打好算盤 的。反之,如果科學研究的動機太複雜,往往欲速而不達,落下空悲切的下場。
為了寫好論文,建議圖書館員們不要平時優遊度日,到了評職稱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急切命筆,求山神拜土地,苦苦鑽營。而應該提早數年著手,使自己能夠從容地以一種單純的求知態度來確定研究方向,運思自己的論文。
值得提倡的圖書館員寫論文的出發點主要有四個:
一是解決問題。目的是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找出方案,付諸應用。如對複合圖書館印刷型館藏和電子館藏比例確定的研究,對新興的數位參考服務的研究,對資料庫跨庫檢索的研究,對圖書館管理和各項業務中的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等。
二是規劃方向。有些問題屬於理性的主觀設想,並沒有客觀的絕對權威的答案,但卻能夠對學科以及事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比如制定什麼樣的 圖書館法?圖書館學教育怎麼改革?圖書館怎樣為弱勢群體服務,成為消弭“資訊鴻溝”的一支重要力量?圖書館怎樣進行制度創新?某個或某類圖書館如何進行科 學的戰略規劃?圖書館各項業務應該制定什麼樣的發展政策?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和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等等。
三是還原真相。就是探索事物真實、客觀的面目,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引起自己強烈好奇心、特別感興趣的存有疑問的資料、事件、人物等,令人產生對它們進行 全方位瞭解和探究的衝動,如“圖書館”一詞最早到底是由誰引入中國的?20世紀的“新圖書館運動”到底起於何時、終於何時?對這些同行們也感興趣的問題的 答案的找尋,也是一種有意義的研究。
四是理論抽象。就是對圖書館本質屬性的追問和探索。在長期的圖書館工作中,我們不禁要思考什麼是圖書館?圖書館產生的根源?圖書館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圖書 館的發展應遵循哪些規律?等等,對圖書館建設的這些終極問題的思考,對圖書館的屬性和規律進行精確提煉和描述,就是圖書館學理論。圖書館學理論是圖書館學 實踐經驗的昇華和結晶,由於經過了多層抽象,和實踐表面上會有距離,但內在一定要有經脈相通,否則就沒有生命力。
圖書館員倘若能夠基於上述四種出發點來搞研究、寫論文,出成果、評職稱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可謂水到渠成,發文難、落評悲的不良體驗一般就不會發生在您的身 上。經歷過考試的人都知道,第一次過關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次過不了,心理就會大受影響,會連鎖影響到下次考試的發揮,從而導致“習慣性流產”,以後也很難 過關。同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研究的動機不純,創造不出高品質的成果,發論文、評職稱的目標一兩次不能實現,本來比較正常的評審和激勵機制對他而言逐漸就會 演變成人生的枷鎖,使其為之所困、所累,陷入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痛苦不堪。要避免這種不幸的遭遇,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擺正自己的研究動機。
由於每個圖書館員的學科背景、傾向旨趣和所處崗位不同,寫作論文的優勢也各不相同,各人應該瞭解自己的優勢所在,選擇感興趣和有心得的課題來研究。例如, 圖書館的中高層管理者負有規劃、組織實施圖書館業務的責任,接觸圖書館實踐前沿的東西比較多,適合寫解決問題的文章,由他們寫此類論文,可信性、權威性更 強;文史基礎好、沉靜認真,有長時間坐冷板凳習慣的圖書館員,通常博聞強識,具有善於搜集資料的基本功,適合寫索隱鉤沉、溯源析流這類探真的文章;事業心 強,有激情,有理想主義精神,善於管理,有正義感、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圖書館管理者和圖書館活動家適合寫反思過去、謀劃當下、展望未來這類行業規劃和 指導性強的文章。心思縝密,善於思考,有思想家氣質和雄辯才能的圖書館員,適合寫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方面的論文。只有當一個人的個性、興趣和他的研究選題十 分吻合的時候,寫出的論文才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相應地,發表的機會也更大。
圖書館員們要根據所接觸的工作、學科背景、專長甚至生活閱歷,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免走彎路。假如違背了這個原則,硬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發些不著邊 際、隔靴搔癢的高蹈空論,被認可和發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試想,一個基層館的圖書館員,硬要討論全國的文獻資源佈局和共用問題,一個連打字都不會的圖書館 員非要討論數字圖書館,其所謂的“論文”的品質可想而知,被經驗豐富的編輯退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2 講究方法
科學研究有無數種方法,剛走進學術殿堂的年輕人尤其著魔于科研方法的比較和挑選,就好像初學武術的年輕人,總是不知道拜師是去少林寺還是武當山,選兵器是 要雙節棍還是流星錘。在《大學圖書館學報》的網路論壇上,經常有一些青年朋友們熱衷於討論治學方法,資訊理論、系統論、耗散結構、客觀知識、範式、證偽、博 弈論、知識管理、圖書館政治經濟學等各種各樣的理論模型、分析工具和方法都被曾被熱烈議論過,對它們在學科建設中的促進作用,大家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我 個人認為,無招勝有招,研究方法儘管千變萬化、林林總總,但貌似空洞無招,實為眾法之宗的還是胡適先生提出來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所有的科學研究無 非就是以直覺或些微之依據,而提出大膽之猜想,然後再以擴大之依據,小心對猜想進行證實或證偽的過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科學研究的總戰略,至於其 他研究方法,不過是不斷變換的花樣和視角,是為攻克猜想而作出的戰術調整。真正掌握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一招,就像掌握了武學真諦的大俠一樣,草 葉、琴音皆為武器,殺敵破陣隨心所欲而不逾武德之矩,您就會成為真正的學術大師。
在落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過程中,應該走好以下幾步:
1.2.1 第一步:大膽假設——精心選題。
“假設”就是選題,就是找亮點,就是尋找當前學科和事業發展的著力點、關注點、空白點、困難點。找選題的途徑有二:一是從工作中找,那些曾經使自己困惑 的,而現在已經部分或徹底解決,自己確有心得,想講出來讓同行借鑒、推廣的問題,通常就是一個好的選題。二是從閱讀中找,那些感覺在以往的文獻中別人沒有 研究過,自己首先發現,或雖有相關文獻,但有把握比別人研究得更深入的問題,也是一個好選題。
但是,選題究竟怎麼樣?不是評感覺就可斷定的,還要通過查新來檢驗。查新就是對你選定的這個選題的學術史進行全面的回溯檢索,從而對選題進行肯定、否定或 修正。如果通過檢索,發現此選題已經研究得很充分了,沒有發展的餘地,就要敢於自我否定,另行選題。如果覺得此選題雖有相關研究,但不夠完善,就要縮窄選 題的範圍,把力量集中到前人未及的方面。當然,最有新意的選題是前人所不曾涉及的,查新檢索不到相關資料或相關資料很少,對這樣的選題一方面要充滿信心, 立志做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估計因為資料缺乏而造成的研究難度,做好在素材收集方面下更大功夫的思想準備。
1.2.2 第二步:小心求證——備足論據。
求證就是精心而廣泛地搜集理論素材和事實素材,使猜想建立在堅實的邏輯基礎、理論基礎和事實基礎之上,讓讀者心悅誠服地認同猜想的成立。論證的小心體現在:只有孤證的東西不寫,明知沒有操作性、不可重複的東西不寫,論據不充分的東西緩寫。
求證的環節是一個嚴格遵從學術規範的過程,最能體現一個學者的學術素養。求證應做到:對學術史盡可能進行全面、公允的回顧,不遺漏、不歪曲;對自己研究的 意義進行客觀評估,不誇大、不護短;所有的論據出處明確,不斷章取義、不造假;所有不注明出處的內容,皆能做到言從己出,不抄襲、不剽竊;方法上力求定量 和定性研究相結合,文獻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邏輯推演和調查歸納相結合,主觀判斷和科學實驗相結合。
1.2.3 第三步:精心寫作——精益求精。
學術論文雖然有各種學術規範的約束,不能像文學作品那樣天馬行空、語言華麗、情節生動,但也要服從一般的文章寫作規律和審美要求,這包括:一氣呵成,保持 文氣的連貫性;邏輯糾錯,增加文章的嚴謹性;語言斟酌,提高文章的可讀性。一篇學術論文,不管論據多麼充分,觀點多麼精闢,結論多麼重要,如果不符合上述 幾點寫作要求,讀起來味同嚼蠟,就會應了孔子的警告:“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缺乏語言美的論文就像蓬頭垢面的女子,自然引不起別人的重視,難以登上選美 的擂臺,更不用說奪冠封後了。
學術論文不僅在求證時要從內容上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在寫作和修改時還要從形式上遵守學術規範,後者實質上是對內容必須嚴格遵守學術規範進行二次約束和提 醒。形式上的學術規範使學術論文通常比一般文章具有更多的要件,包括中英文題名、姓名、單位、摘要、關鍵字,註腳、章節附註、通訊位址、電子信箱、作者簡介 等。作者在論文完成後,不可忽視這些小要件,要像對待正文那樣,認真增補、校對,要件的完善正確與否,也是作者學風上嚴謹程度的反映。
論文完成後,不要急於投稿,建議進行一段時間的冷處理,放置幾天或更長時間後再看,這樣可以發現文章剛寫好,自己處於興奮狀態時所難以發現的語病和邏輯問題,以便進一步修改論文,使之更加嚴謹耐讀。
1.3 貴在創新
論文的價值取決於其創新性,“新”是論文的靈魂。對於人所共知的宏觀情況、歷史情況、負面情況可不介紹或簡要介紹,如圖書館人員素質低、知識結構不合理、 人才流失嚴重等,與事業無益,徒費筆墨,可直接談自己的建設性意見,不要固守一反一正、先抑後揚、非昨厚今的老模式。碰到那種陳陳相因、似曾相識、俗不可 耐、敘述失禁、內容空轉、套話連篇的“大路貨”式的文章,編輯們通常比較反感,容易一眼就將其否決了。
為了使論文出新,應特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自我訓練和實戰運用:
1.3.1 提煉新概念
大多數學者對炒概念十分反感,這是一種偏見。在我看來,學者應具備的才能之一就是擅長提煉新概念,通俗地說就是要善於炒概念,概念是理論的種子,理論都是 從概念生髮出來的,無能力創造新概念的人,怎麼能指望他創造新理論呢?科學技術發達的美國是一個善於創新的國家,表現之一就是其炒概念的能力舉世無雙,從 總統到百萬富翁都是炒概念的高手,大家經常可以看到,當美國總統在某個重要場合的演講中運用了一個新名詞,馬上就能引起全球學術界的大地震,而這個詞不一 定是個政治名詞。如果您記憶不是很差的話,不難想起,風靡全球的“資訊公路”這個詞就是由曾擔任美國副總統的戈爾在任上提出的。即便是在美伊戰爭中, 美方的一個個攻擊行動也都被賦予了既具有威懾力又好記易懂的名稱,如“沙漠風暴”、“斬首行動”等,可見在美國,炒概念也是武夫的必備才藝。在我們所熟悉 的圖書館學領域,那些曾經或者至今仍在引領風騷的時尚概念,諸如資訊公路、知識經濟、資訊資源管理、CIO、知識管理、中繼資料、資訊構建、學科館員、 數位圖書館、後數位圖書館、知識服務、知識導航、資訊鴻溝、e-knowledge、web2.0等,無一不源自美國。這一系列概念,在原有的圖書館學知 識體系中難道完全沒有嗎?不是的,其中一部分的確是結合新技術所產生的新概念,另一部分則不過在修補舊知識的基礎上,給舊概念塗上了新油彩,如知識管理、 中繼資料等。美國同行最善於通過概念創新和分析模式創新來帶動理論體系的全面更新,不但在理論上新詞不斷,在數位圖書館建設方面也為許多專案和產品註冊了典 雅的名稱,如“美利堅記憶(America Memory)”、“獨角獸自動化系統(Unicorn system)”、甲骨文公司、複合數位物件解決方案“桶(Bucket)”等。
反觀我國圖書館界,概念創新的能力極端不足,令人汗顏。在理論上,對外開放後一味崇洋媚外,嚴重缺乏學術的本土化意識,對我國古人創造的概念從不放在眼 裡,陷入了言必稱美國、亦步亦趨、步步拾荒的學術怪圈,離開了美國式概念,唯一的結果就是啞然失語、重度傷殘、不能自理。在實踐尤其是方興未艾的數字圖書 館建設上,也暴露出了概念創新的驚人缺席,上馬的數字圖書館專案不是命名為這工程那工程、這計畫那計畫,就是命名為這中心那中心,因為名字太長,又把其英 譯名稱的詞首字母捏到一起當成縮寫,一個CALIS,講壇上的專家有人念成“開利斯”,有人念成“卡麗思”,也不知道誰的更標準,誰應該笑話誰。如果碰上 一個第一次聽到該詞的外行,他更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CALIS是什麼的幹活,是外國美女的名字?是一種香腸的品牌?還是中國哪個航空機構的縮寫?中英 文溯源一番就得折騰半天。
在我們這個創造了回文詩、璿璣圖,唐詩宋詞萬古傳,最會玩弄文字遊戲的國度,居然創造不出像“美利堅記憶”這樣典雅的數字圖書館專案名稱,簡直是天大的諷 刺!不知道後人看到我們今天在國家項目中玩弄洋涇洴是何感想,會不會像我們今天看到上世紀20和30年代那些充斥媒體的中英文混排的文章那樣感到好玩和可 笑!顯然,在概念創新方面,我國的圖書館界確實也應該舉一舉本土化的旗幟,該出手時就出手,力爭創造出也能讓全球的同行欣賞或產生共鳴的有價值的概念。
目前國內炒概念意識比較自覺,而且能炒出本土概念的行業的代表當屬房地產業,它們炒概念的技巧儼然已駕輕就熟,每推出一個樓盤,利用溫泉的就冠名“湯 House”,能提供寬頻網的便美曰“韋伯(web)時代”,想賣給北大教師的猛吆喝“教授花園”……煽動性的概念確實給客戶們帶來了改善生活品質、跟上 時代的良好感覺。資訊時代缺的不是資訊而是注意力,學術研究特別是像圖書館學這樣的社會應用性學科的研究,應該學會設法把自己的發現用最精當、最響亮的概 念提煉出來,最好是中英文概念一塊提出來,讓學術界通過你的新概念就知道你的理論的大意。採用新概念容易給整篇文章的表述都帶來奇崛和陌生化的效果,可以 有效地消解枯燥感,增加新鮮感和可讀性。
如果你消耗了大量腦細胞,瀝血創造了一個新概念,就不要藏在袖桶裡,像冬天的陝北人,雙手抄著裝悶憨,琢磨著趁人不備,當暗器一般發出,一舉中在學術界的 腦門上。說實話,這樣做其實很難得手,倒容易被文字的流沙連人帶暗器給埋沒了。常規的容易見效的做法是像程咬金耍板斧一樣開門見山,盡力把新概念甩出,使 之驕傲地戳在標題和引言中,讓編輯和讀者一眼就能發現這個亮晶晶的新貨。在這一點上,作者們不如多學一些新聞學知識,掌握了新聞記者們擬標題的技巧,就是 修得了寫作上的畫龍點睛術,會讓您的論文因為標題詞序的調整而瞬間脫俗刺眼。舉例說,某位先生寫了一篇圖書館學研究物件再思考的論文,核心思想是提出圖書 館學的研究物件是文獻知識單元的可獲得性,那麼他的文章標題與其擬為《圖書館學研究物件新論》,把新概念“可獲得性”留在正文而不是標題中,就不如擬為 《文獻知識單元的可獲得性——圖書館學研究物件新識》,這樣就可以讓作者著力創造的新概念“可獲得性”沖出窩窩囊囊的蓋頭而走向T形台,閃亮登場,引人注 目。
當然,學術研究的炒概念是有前提的,應做到嚴謹,合乎尺度,不可誇大其辭、無中生有地狂炒濫炒。學術上的炒概念嚴格地說是提煉概念而不是亂扣帽子、嘩眾取 寵,是為了把自己的觀點和理念簡潔地表達出來,顯豁其特色,這與偽劣新聞中牽強附會、虛張聲勢、反復報導某一概念的炒法是不同的。按照慣例,學術論文的標 題的字數一般不能超過20字,因此也不能為了突出新概念和論文的中心思想而把標題起得過分特指和冗長,那樣新概念反而會被不必要的字詞遮蓋得密不透光,無 疑于珍珠藏在烏賊肚,明珠暗投了。
1.3.2 闡發新觀點
學術論文不是講義,講義是對成熟的優質知識的彙編,可以述而不作,允許收集前人的口水,照著講,學術論文是創造新知,交代學術史的小述是為了創造性的大作,必須從前人講完的地方接著講,發前人之未發,所以最忌諱陳陳相因、老生常談、重複老掉牙的舊說。
要想靈感如泉湧,頭腦起風暴,成為新話題、新觀點的連環製造者,經常有學術論文順著核心期刊滿坡滾,讓同行們一不小心就被您的大作撞閃了腰,那就需要嫺熟掌握三板斧。
第一斧,別具隻眼,細察深思。最近,我國有五位年富力強的圖書館學理論家成果豐碩,引領著學術潮流,在專業論壇和博客社區中被稱為“五虎上將”,他們是範 並思、李國新、王子舟、程煥文、蔣永福。五虎將的共同特點就是博學、慎思、明辨,能夠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診斷出行業發展不前的癥結和瓶頸。如範並思對圖 書館精神的研究、李國新對圖書館法和資訊自由的研究、王子舟對知識援助的研究、程煥文對晚清圖書館史的研究、蔣永福對制度圖書館學的研究,都是瞅准了我國 圖書館事業發展或者學術研究的空白點、軟肋或者說是七寸,猛然發力,以大胸襟、大格局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來救學濟業。
第二斧,面向未來,把握先機。優秀的學者對新事物總是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敏感,善於觀察專業大勢,能夠選准國際上最新鮮、最前沿的熱點,開展研究與對話,如 劉國鈞對MARC的引介,汪冰對數位圖書館的研究,董小英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劉嘉對中繼資料的研究等。這些研究猶如諸葛亮茅廬縱論三分勢,具有很強的預見性 和指導性。
第三斧,冷眼觀潮,審視批判。真理並不一定總是站在地位高的或名聲大的人的一邊,也不一定總是為多數人所擁護,對既有的理論和形成熱潮的東西保持審視和批 判的眼光,多一些獨立的冷思考,對相沿成習的東西多存一份懷疑,想想有無改進的可能,往往也可以得出發人深省之論,或拿出高明的改進方案。如黃俊貴對圖書 館學研究中某些醜陋現象的批判、李金榮對圖書館學本土化研究的誤區的揭示等,都起到了棒喝當下、扶正固本的作用。
有新鮮觀點的文章,上品當然是具有建設性、開創性的文章,可以快速直接地推動理論創新和事業進步,反思文章、翻案文章、批判文章等可以為創新卸掉包袱、披荊斬棘,也各有其意義。
1.3.3 切入新視角
同樣的材料,由於切入角度不同、組織方式不同,就能說明不同的問題,從而產生新意。例如圍繞著書籍的歷史研究,如果只見書不見人,就是書籍史,如果既見書 又見人,就是出版史或閱讀史,如果見書見人又見場所,就是圖書館史。這些不同科目的歷史所依賴的素材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只是因為分析、重組、闡釋的角度 和目的不同,而壘砌出了不同的理論大廈。
循規蹈矩、習慣了縱向切蘋果的人,永遠也不知道蘋果如果橫切的話,果核的切面會呈現出美麗的五角星狀,面對常見的素材,高明的學者總是能夠轉換一下切入的 角度,就能打開別一洞天,把被習慣所遮蔽的長期從我們眼皮底下溜走的本不應然而被誤認為應然的東西揭示給我們。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圖書館創收的大量事實素 材,多數學者從中得出的結論是圖書館應該大力提倡創收,努力適應市場經濟,實行一館兩業、以文補文;而少數學者卻從中看到了對公共圖書館精神的踐踏、對社 會資訊保障制度的背離,批判這種集體非理性的傳染性失誤拉大了社會資訊鴻溝,疏遠了弱勢群體,侵犯了部分讀者的合法權益,消減了圖書館的政治優勢,反而陷 圖書館於不義,使圖書館全盤喪失了政治、精神、道德、人文、制度的立足點、制高點,損害了自身的生命力。顯然,後一部分學者是站在絕大多數讀者的立場,以 歷史的眼光研究問題,而不是從慣常的圖書館員的短視的角度研究問題,結果在眾聲捧揚中發現了潛在的危險因素,所以他們的結論更催人警醒,更有益於事業的長 遠發展,當然也更具創新性。
1.3.4 例舉新舉措
新觀點需要由新論據來支援,對圖書館學論文來說,新論據通常不是史料也不是經典著作中的言論,而是圖書館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實踐經驗可能很多,但不能全部 拿來,過度堆積容易造成“敘述的失禁”。作為論據的實踐經驗最好是新近採取的新舉措,新舉措的例舉也是有講究的,不僅可以列舉已經實現的,也要講理論上可 行,未來能夠實現的,即所謂的思想實驗,如FRID技術在圖書館到底可行否,如有現成的成功運用的例子固然很好,如果沒有,周全地設想一下應用前景也是有 一定的說服力的。另外,有些新舉措,如果成功開展的不止本館一家,在談本館經驗之前,最好也介紹一下著名的圖書館的做法,以提高論文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如 推薦書目的編制,北大、清華開列的書目可能更受關注,倘若你所在的是一個不太知名的高校圖書館的話,只談本館的做法顯然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而若是能把北 大、清華最新的且它們自己忽視了宣傳的舉措也連帶披露分析一下,就會加大論文的信息量,吸引編輯和讀者的注意。編輯選稿,受主辦機構宗旨和讀者興趣的制 約,首先會對論文內容的代表性、普遍性、新穎性、可讀性等進行考量,這樣來自偏僻地區的小型圖書館或者專科大學的圖書館的論文,如果只談本館的具有個別適 應性的新舉措,就很可能因為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而被否定,解決的要訣之一就是擴大閱歷以解決親歷範圍之不足,把文獻中其他圖書館類似的舉措總結一下,擴大 信息量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如果您所在的圖書館不是明星大館的話,標題最好不要擬為《我館……》或《某某學院……》,因為讀者都是勢利的和追星的,這樣的 標題並不吸引人,而雜誌並不是為作者辦的,而是為讀者辦的,滿足了讀者就是贏得了市場,所以當您和您服務的圖書館處於聲望弱勢的時候,拉大旗做虎皮也是一 種敘述策略,可以在重視普遍性的前提下宣傳一點本館的特色,但不能相反,否則您的論文就很難被採用。
1.3.5 昇華新理論
概念和觀點的交代都是為了對現有的理論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所以在對既有成果的追述等方面一定要從簡,但對自己的心得及自認為對理論發展有獨特貢獻的地 方一定要濃墨重彩、說深說透,充分加以表達。理論的昇華是新穎鮮活且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概念,科學、規範、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優美的語言表達的化合反應。只 有這三個方面都操作到位,理論的昇華才能更璀璨、更成功。在編輯工作中經常可以發現,有的論文對現象的描述很到位,有的論文調查資料很認真,但結論卻一點 也不出彩,辛辛苦苦的分析和實證只是為一句常識性的結論作了墊背,讓編輯很為作者惋惜。實際上寫論文是在發現問題,而不是為現行的政策和工作找論據。如果 作者改換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與預期不同的現象和資料上,往往能發現新問題,為現有的理論找到修正方案,或創造新的理論,為學術的發展做出較大貢獻。讀中 西方學術大師的名著,讓我們驚歎的往往是他們於眾人不疑之細微處質疑,於眾人忽視之細微處探詢,以客觀零度之感情執手術刀精密解剖問題的精神。只有把平淡 的東西焦化和餾化才能昇華、抽象出純粹的理論。
1.4 不落俗套
當前的圖書館學論文中有幾類常見的問題,如果在寫作時注意加以克服,會明顯提高論文的品質。
1.4.1樣本要有代表性
實證研究是當代學術界非常推崇的一種研究方法,圖書館學領域對實證方法的應用也有越來越廣的趨勢,文獻計量和問卷調查分析一類的文章越來越多。但是實證方 法正確應用的前提是科學選擇樣本,如果樣本選擇不當,研究就毫無意義,結果就毫無價值。好的樣本應該有代表性、示範性,最好是公眾感興趣的對象。很多作者 不重視樣本的選擇,在樣本的確定上不動腦筋,比如對本校或本校某個學院的讀者閱讀傾向、利用圖書館的情況等的調查,對某種專業期刊的文獻計量分析,對本館 核心期刊的計量分析和遴選研究等。這些基於小樣本的研究論文,特殊性強,普遍性差,發表在本校的學報上應該是合適的,但是要發表在全國性的期刊上,感興趣 的讀者能有幾何?從編輯的立場看,顯然是不適合發表的,而且這類文章易於仿製,每個圖書館的館員都可以把文中的數位對照本校的情況改一下或編造一下,再投 給編輯部,那編輯部要不要發呢,不發必然被指責厚此薄彼,發了必然被譏為千篇一律。所以,作者在給編輯部投寄實證性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換位思考,站在編輯 的立場審視一下稿件中樣本的代表性,看適合投到哪種類型、哪個層次的期刊。
多年以來,圖書館界養成了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就是對圖書館學期刊發文的計量過於頻繁,幾乎一兩年就有多人計量多次,而且動機不純,對刊物的褒獎多於建議, 結論毫無新意,占的是刊物不好意思拒絕作者為刊物投入大量勞動來歌功頌德的便宜。這種一步一回頭的做法,浪費了大量版面,實為有識見的期刊所反對。今後此 類文章不是不可有,但一定要大力加以遏制,刊物每隔5年、10年可以有一篇計量文章,這樣時間跨度大、樣本大,或許能發現些問題。至於1年、2年便計量、 便總結的文章,就只能發表在費紙簍裡了。
1.4.2謹慎翻譯
因為牽涉到版權問題,我國圖書館學期刊絕大多數不發或少發翻譯文章,沒有給翻譯文章單辟發表欄目,只有個別刊物,如《圖書館理論與實踐》有“海外連結”欄 目,《圖書館雜誌》有“新視野”欄目,接收翻譯稿。打算發表的翻譯稿應徵得原作者許可,將作者的信件等許可憑證和文章一道投寄到編輯部,編輯部才能擇優選 用。將多篇外文消化吸收,爛熟於胸後,把大意帶上個人的評價轉述出來,稱作編譯稿。編譯稿加入了自己的智力成果,無須征得所引用的外文作者的許可,信息量 大,侵犯版權的風險小,通常比單純的翻譯稿更受編輯部歡迎。
1.4.3嚴守規範
近幾年學術界違反學術道德的惡劣事件不斷出現,全社會要求整肅學術規範的呼聲很高,措施之一就是強化學術論文的形式規範。由於文獻計量方法是從圖書館學生 發的特有的研究方法和科研評價方法,學術論文的規範,特別是參考文獻的規範,會提高核心期刊遴選等文獻計量學研究成果的準確度。加上國家參考文獻標準的曆 次修訂都吸收了圖書館學家的參與,充分考慮了圖書館界的意見,所以圖書館學期刊對加強學術規範的回應一貫相當積極,所發表論文的形式規範程度一直高於社會 科學領域的很多期刊。為提高對學術規範的要求,2005年《大學圖書館學報》等雜誌進一步細化了投稿格式,對注釋、引用、參考等提出不同的格式要求。今 後,要想寫出更加符合學術規範的圖書館學論文,就要在論文完成之後,詳細閱讀各家雜誌社的投稿要求,把參考文獻等附加項按要求著錄詳盡,久而久之,就會養 成在收集資料時就重視記錄出處的好習慣,養成優良的學風。對待學術規範,不可存有僥倖心理,敗壞學術道德的事千萬不能做,一旦被發現,身敗名裂,得不償 失,後悔莫及。
2 投稿攻略
寫作是播種,投稿是收割,“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的治學態度已經過時,如果不注意及時收割學術莊稼,時效性強的學術成果就會發黴變質,淪為垃圾;耐放的學 術成果也存在著被學術田鼠剽竊、抄襲的危險。投稿也有投稿的知識和技巧,應該有所瞭解,在投稿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1 掃描病毒
在長達9年的編輯工作中,為職責所系,筆者一方面為人作嫁,廣結善緣,另一方面辣手摧稿,四海結怨,退掉的來稿不計其數,退稿的理由千差萬別,分類總結一 下,稿件落選的原因主要有18種。大家可以視這18種原因為病毒定義,在投稿之前對自己的論文掃描一遍,刪除或隔理各種病毒和bug,這樣您的論文才有可 能順利突破編輯的經驗防火牆,離被選用更接近一步。
(1)結合現實選題,有新意,但同類來稿太多,“撞車”嚴重,已留相關稿件,不便再用。例如資訊公路熱時談資訊公路、知識經濟熱時談知識經濟、知 識管理熱時談知識管理……隨著熱點的轉移,同類稿件便一窩風地投來,殊不知,第一個形容女人為花的是天才,第二個形容女人為花的是庸才,編輯部選留了一篇 同類來稿,就算是對這個問題表了態,對以後的來稿的要求相應就提高了,如不能超越前文,是很難發表的。可惜的是,很多作者不明此理,不斷追風,不斷落選, 還為同樣的選題,前面發了,自己未發,而鳴冤叫屈。
(2)題目太大,類似題綱,未能深入展開。有的作者,喜歡宏大敘事,寫文章動輒就是綱要、論綱、戰略,內容卻十分單薄,全篇都是大標題和小標題,好像文章剛列了個提綱,便投到了編輯部。對這種電報體、古龍體未完成的作品,編輯部還是等其竣工再說吧。
(3)選題不新,炒冷飯,未能跳出以往討論的窠臼。這類來稿很多,比如數字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的區別,明明吳建中、黃宗忠等名家聖手已經給出了高明權威的 見解,可是很多作者還要用口語再羅梭一遍寄來,分明是小看編輯們的知識積累。作者們應該瞭解,編輯們閱稿無數,各個編輯部之間還有互贈刊物的禮節,所以編 輯在把握學術進展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任何以次充好、以舊充新的試探都是不明智的。
(4)立論牽強,提法不妥,論證不足。如圖書館要走市場化或產業化道路的提法,新世紀以來已經從理論上和政策上對其進行了徹底否定,圖書館界撥亂反正,已 經重新回到了公益性服務的基本原則和軌道上來。但是當前仍有一些文章,參考上個世紀90年代的論文,大力鼓吹圖書館開展營利性服務,進行產業化。事過境 遷,這樣的文章顯然是不會被發表的。
(5)內容雖新,但移植痕跡太重,文章前後缺乏有機聯繫,給人“兩張皮”的印象。學科發展的跨學科趨勢使移植現象在學術論文中大量出現,善於移植是圖書館 學論文的一大特點,但移植要成功,首先要解決排異反應,才能做到水乳交融、渾然一體。而很多論文並非如此,往往用大半篇幅介紹要移植的東西,再用小半篇幅 輕描淡寫在圖書館的應用,前後結合不緊,給人以“兩張皮”的印象,而且結論多是猜想式的,理論上想當然的,至於具體怎麼應用?應用的限制條件是什麼?作者 所在的館嘗試過沒有?對這些讀者很容易發問的問題,卻一概沒有解答。對這類文章,編輯也只能敬而遠之。
(6)寫得全面、系統,但無新意、無新的突破。有的作者善於綜合,能把當前討論的某個熱點問題面面俱到地熔於一爐,像教科書的一章,寫得全面系統,但是仔 細分析起來,觀點都是他人的,作者自己毫無創見。相比起來,期刊更歡迎對某個小問題深入掘進的文章,寧要有心得、有創見,但想法不一定成熟、表述不一定完 美的論文,也不要這種四平八穩,顯示不出創新精神的文章。
(7)內容較空,可行性差,無實際意義。有的論文只追求理論上求新求異,嘩眾取寵,不考慮落實的種種困難,看起來很美,實際上一無可用。對於圖書館學這樣的社會應用性學科而言,只能停留在紙面上,落實不到現實的論文究竟有多大的價值呢?
(8)涉及面窄,無普遍意義。有相當一部分投稿,內容是本館的業務總結、本館的自動化系統的使用經驗和評測等,這樣的論文對該館的業務促進可能是十分寶貴 的,但是作者似乎忘了,由於各個圖書館所處的地域、所屬單位的類型、所形成的傳統、所確立的特色、所選定的自動化系統等等的不同,事實上各個圖書館在某些 具體業務上不一定有共同語言,其平臺和做法都各有一套,如果作者所在的圖書館,不是北大圖書館、清華圖書館等這樣的業界表率,他所寫的經驗總結論文實際上 代表面很窄,並沒有普遍的指導作用,編輯自然不會拿其佔用版面、廣而告之了。
(9)內容過簡,理論深度欠缺。有的論文選題過小,只是談裝訂、分編等具體業務上的一個小經驗、小竅門,自有刊物發表這類論文,但對於掛著“學報”、“學刊”這類名頭的期刊來說,理論深度幾乎沒有,顯然是不夠格的。
(10)重複討論,知識性內容偏多,創新不夠。有的作者投機取巧,把中外百科全書、中外圖書館學教材上的內容複述一遍,就當作論文投到編輯部,這樣的行 為,從法律上講是侵犯智慧財產權,從知識創新的角度講是無效勞動,這是令編輯部最反感的,不但不能發表,嚴重的還要進行批評教育。
(11)圖表過多,不便排版,圖表中某些內容與文字敘述重複。這是從形式上對投稿進行要求,當前的學術論文中,圖表是一種常見的內容分析和表達方式,好的 圖表的確能起到提綱挈領、化繁為簡的作用,但是在有的投稿中,明明圖表已經說清楚的問題,作者還不厭其煩地用文字再說一遍,一來容易造成敘述重複,二來累 贅無用的圖表容易造成排版印刷的不便,面對這樣的稿件,如果還有表述簡潔、主題近似的來稿,編輯們肯定會傾向於選擇後者。可以說,圖表當用而用是優點,當 用而不用或濫用便成了缺點。
(12)引文分析、期刊分析和調查研究樣本偏少,流於形式,沒有採用新方法,發現新問題,得出新結論。這一條前面已經講過,無論再繁瑣、再龐大的實證研究,如果結論平淡無奇,跟不調查所想像的一個樣,那這樣的調查研究還有什麼意義?
(13) 篇幅過長,且內容一般化。圖書館學期刊的承載力有限,擁有的作者群又比較龐大,為了以有限的版面照顧更多的作者,因而選用的稿件的篇幅不可能太長,通常以 3000字到6000字為宜。對優秀的稿件,雖然可以適當擴大版面,但通常也只能以連載的方式最多分兩期發表。為提高投稿的命中率,作者在投稿時應自覺精 簡文字、壓縮內容,爭取在篇幅上合乎編輯部的要求,不要因篇幅問題而給編輯部留下退稿的理由。
(14)綜述文章意義不大。綜述文章氾濫和文獻計量文章氾濫是多年來圖書館學論文的兩大痼疾,其共同的毛病或者是選題缺乏時代感,或者是概括力不強,或者 是時間跨度不夠長,或者是樣本偏少等,綜述每年或更長時間發表一篇,信息量必然大,有助於人們把握學術前沿,但是如果針對一個問題,紮堆寫綜述,月月出綜 述,那信息量必然稀薄,讀起來寡淡如水,發表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15)編譯水準欠佳,食洋不化,生澀難懂。國內的圖書館學長期以來追蹤西方,亦步亦趨,因而介紹國外新動態的編譯文章受到各個圖書館學期刊的普遍歡迎。 但是在編輯部收到的大量編譯文章中,絕大部分的品質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其主要問題是作者還沒消化,就生吞活剝地轉銷,句子保留著外語語式,不合漢語習慣, 彆扭晦澀,硬譯誤譯之處滿篇皆是,理解起來一頭霧水,這樣的以其昏昏還想使人昭昭的文章,當然入不了編輯的法眼。
(16)非圖書館學論文,與刊物不對口,或體裁不是學術論文。在編輯部收到的來稿中,夾雜著漫畫、詩歌、小說、散文,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論文等,更不 用說圖書館學的親緣學科,諸如新聞學、出版學、檔案學方面的論文,這些論文都是找錯了物件,投錯了胎,期刊有分工,圖書館學期刊自然要發表圖書館學論文, 縱然你是經濟學的泰斗、政治學的巨擘,論文可獲諾貝爾獎,圖書館學期刊也不太可能發表你的論文。另外,編輯雖然是雜家,但也不能雜到行行是專家,越俎代庖 的地步,不識貨就不能亂髮,這是他的職業要求和職業道德。奉勸作者在投稿時,一定要看准目標,否則無異把雪蓮種在沙灘上,木耳栽上仙人掌,瞎耽誤功夫。
(17)缺摘要、關鍵字,或參考文獻著錄不規範。學術論文有一套行頭,就像和尚必須穿袈裟、戴念珠、敲木魚,這是行業規定、職業形象,違背不得,做學問就 得有做學問的樣子,要老老實實按照學術論文的要求,把摘要、關鍵字、參考文獻等著錄齊全。時間長了,您就會認同、欣賞這種學術論文的嚴謹、繁瑣之美,偶爾 拋出一篇光禿禿的只有正文的文章,就會覺得好像沒化妝就走到了大街上,無臉見人,渾身不自在。據說,搽摜香水的人,一日不搽就感覺好像沒穿衣服,什麼時候 你感受到了學術論文的形式美,對參考文獻的依戀就像美人對香水的依戀,你在學術上基本上算是登堂入室,離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學者已經不遠了。相反,學術論文 的附件不全,就像女人不穿禮服、不戴首飾、不化妝就參加高級酒會一樣,人家很可能會將你拒之門外的。
(18)抄寫潦草,列印品質差,稿件看不清;或寫作欠認真,語句不通,層次不明,邏輯性較差。這兩項是對稿件的最起碼要求,大部分投稿都能達到要求,但遺 憾的是,仍有個別稿件連這兩項要求都達不到。目前,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再簡陋的稿件也不至於寫在手紙上、香煙盒上,手寫稿已經是稀有品種,列印 稿占了絕大多數。影響編輯閱讀的主要是那些列印在廢紙的背面,墨色又太淡,字跡掛了白道,難以辨認的稿件。編輯部不要求投稿都要用新紙彩色列印,但字跡容 易辨認是最低要求,希望作者在投稿時能稍微講究一些,保持稿面整潔、字跡清楚,也算是對編輯部的起碼尊重。這跟面試還得穿套西裝的道理是一樣的。還有一種 稿件,也讓編輯們一接觸就頭疼,其特點是一上來就表態,希望編輯部高抬貴手,予以發表,那麼他將“不甚感激”。一看到“不甚感激”,編輯就知道遇上語言高 手了,果不其然,正文裡滿篇都是別字,喝醉了酒的句子顛倒錯亂、紛至遝來,對這種讀著廢勁的稿件,編輯們的“貴手”想抬也抬不起來。
“18”諧音“要發”,作者們投稿的目的就是“要發表”,可是稿件中常見的上述18種不足,影響了作者們願望的實現。學術論文的寫作實際上是比賽周密、比 賽嚴謹的過程,希望作者們每寫一稿,都能痛快淋漓地掃除這18種障礙,徹底征服編輯,如此在學術之路上才能要風得風、風風光光,要發就發、發得漂亮。
2.2謹慎投稿
2.2.1精校稿件
投稿之前要對稿件作最後一次認真檢查、審校,仔細校對、推敲所有文字,盡可能杜絕錯別字。儘量做到附件完整,中英文題名、摘要、關鍵字、參考文獻完備,論 文附件存在的瑕疵很容易被編輯判斷為做學問不嚴謹,累及整篇文章的選用。例如編輯有的時候本來是對來稿中的某個事實或某個觀點的來源產生懷疑,但親自核實 這些資料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那他就會從作者的論文格式是否嚴謹、錯別字是否多等能表現一個人學風的細節上來判斷其正文的原創性和嚴謹性,決定來稿的取 舍。所以對摘要、參考文獻等這些正文以外的要項的正確性千萬也不能忽視,以免因小失大,累及論文的落選。
2.1.2精選期刊
投稿的關鍵一步是選擇期刊,要爭取把自己的論文投給與其風格、主題最切近的期刊。我國的圖書館學期刊雖然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絕大多數為綜合性期刊,如撒 胡椒麵似地發表圖書館各個業務方面的文章,專題性期刊極少。但在中國圖書館學會的協調分工和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各刊在選稿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特色。因此在投 稿前要瞭解各個雜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投稿。如大型課題文章優先投給《中國圖書館學報》,該刊近年把課題文章作為選稿的重點,每期課題文章占的比例很大。 廣義資訊管理領域的文章,舉凡知識管理、資訊管理、編輯出版、競爭情報、政務資訊投給《圖書情報工作》和《圖書情報知識》,因為前者重視圖書情報學與社會 環境的互動,重視刊物的論題和讀者覆蓋面的擴張,重視資訊資源管理領域的宏觀研究,後者是圖書情報學院辦的刊物,隨著學院學科結構和課程體系的擴張,需要 容納更廣泛的學科內容。具有新、洋、實、快特點的純粹的圖書館學論文投給《大學圖書館學報》,該刊十分重視論文的指導性、實踐性、時效性和國際性,拒絕發 表與大學圖書館實際工作關係不大的宏觀資訊管理領域的論文,把圖書館學論文和非圖書館學論文進行嚴格區分,強調所發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落實到高校圖書館的實 際工作當中。傳統的以體系設計和概念辨析為特點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文章投給《圖書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這兩種刊物一以貫之地注重發揮理論、理念、 精神對事業的引導作用,其善於製造理論氣氛的特點得到讀者的認可。文獻學文章投給《圖書與情報》、《四川圖書館學報》,這兩種刊物偏居於神州腹地,受差可 稱為時代病的工具理性主義影響較小,人文氣息高於他刊,能夠氣定神閑地關注傳統文化,為包括目錄學、校勘學、版本學等在內的文獻學研究保留了一塊綠洲和淨 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總的投稿原則值得注意,那就是論述大學圖書館的文章投給圖工委系統辦的雜誌,論述公共圖書館的文章投給各省學會辦的雜誌。由於期刊刊名的制約,投給《大學圖書館學報》的來稿,標題上不應有“公共圖書館”的字樣。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從眾刊中選定目標刊後,應把該刊最近一兩年的論文流覽研究一遍,衡量一下自己的論文有無新意,有無發表的必要。只有內容、風格等和預投刊物的要求相匹配,才更容易被選用。
2.1.3準確投遞
初次投稿或很少投稿的作者總是把投稿方式神秘化,不知道採用哪種方式才能把辛苦之作安全快速地發送到編輯部,並引起編輯們的注意。實際上投稿並不神秘,把 內容完整,格式完備的文章,按照編輯部公佈的最新位址,郵寄給編輯部即可,掛號最好,不掛號也行,根據編輯部的經驗,中國郵政的信譽相當好,只要編輯部工 作認真,極少發生丟失稿件的情況。為確保投遞安全,最好能找到編輯部通過網站、期刊等發佈的投稿指南和論文格式要求,嚴格按照編輯部的要求辦理。一般情況 下,編輯部更歡迎接收頁面整潔、專案齊備的列印稿,為保險起見,作者在寄發列印稿的同時,可發去電子稿。當然也可以不發,但切記不要只發電子郵件。從利於 審閱的角度看,列印稿最好,手寫稿次之,稿件上最好寫清楚電子信箱,以便同行評議通過後,編輯部向您提供修改建議並索要電子稿。為了控制編輯成本,非緊急 和重要事務,編輯部通常不會主動給作者打電話,所以在稿件上留電話一般必要性不大,但也沒有壞處。
3 餘論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評價畢竟是一種主觀評價,因為各個期刊的宗旨、辦刊方向、學術旨趣、選稿重點和傾向不一樣,不同編輯的才、學、識、德有差別,對 同一篇文章的價值判斷的差別有時會較大,同一篇文章在此刊收到冷遇,在彼刊受到熱遇,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經驗豐富的大教授和編輯也難保沒有被退稿的經歷, 收到退稿信後,若有編輯部的意見,可揣摩編輯部的意見認真思考修改,沒有編輯部意見的,可跳出主觀意氣,設想自己處在編輯的位置,再來反思一下自己文章的 優劣,完全沒有必要沮喪、難受,修改完善後,再改投其他刊物就是了。編輯部退稿除了稿件的品質問題,還有多種非學術的原因,有時候是同類稿留下的太多,即 便有更好的,也不宜再用;有時候是會議報導任務比較重;有時候是約稿發表不過來;有時候是期刊的口味、風格和作者的剛好不同,等等原因;並不完全是稿件的 學術水準不行。作者應對編輯部的工作特點有所瞭解,不要因為退稿而影響情緒、影響工作。
一個合格、正直、有職業道德和學術精神的編輯,自己也要寫稿、投稿,對寫作學術論文的甘苦是非常瞭解的,對廣大圖書館員的需求和期望也非常瞭解,只要稿 件達到了用稿水準,是一定會公正選用的。編輯部通常實行的是三審制,編輯初審——副主編再審——主編終審,特別專深的文章,有時候還要約請專家編委評審, 每一關都有淘汰的權力,所以也請大家理解編輯的難處,不要把發表論文的希望寄託于與編輯的人際關係,多在稿件的品質上下功夫。
最後祝廣大作者的研究能力不斷提高!論文越寫越好!投稿順利!成為圖書館學的學問家!
來源:
書間道.http://blog.sina.com.cn/shujiandao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h5u.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hec.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ht2.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pcw.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五).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pcw.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連載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pcz.html
《圖書館學論文寫作與投稿全攻略》硬傷之大挑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08ym3.html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