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研W16]有為者亦若是─2008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
[2008.12.05]提前調課(原為[2008.12.29])
今天天氣相當地冷,但是我的心卻很熱。
本週小蝶老師安排我們到國圖簡報室參加圖資所學生的年度盛會,也就是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及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2008年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今天的研討會主要是以學位論文計畫書及學位論文期刊稿兩類各三位正選得獎同學的作品進行發表和研討。由於下午因為實作課程在師大圖書館辦理閱讀微趨勢的講座,為了彌補無法全程參加的遺憾,因此對於上午的三場論文計畫書發表,自己相當努力地邊聽邊做筆記,希望能在上午這半天能夠有所收穫,儘可能主動提問並與發表的學長姐互動。
當主持人林珊如老師、昭珍老師、小蝶老師及顧敏館長致詞勉勵大家之後,熟悉的畫面又浮現我的眼前,論文計畫書正選的同學們通通都是女生,更恐佈的是,正選第一、三名的作者都是台大圖書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學姐,看在同為在職生的我真是慚愧到耳根子熱到不行,為什麼一樣在職,學姐們就可以不找藉口地朝完成的目標邁進,值得我好好反省。
在綜整各得獎作品的特色前,我對三位得獎者能夠坐在台前接受台下聽眾及學者專家評論自己的作品,就感到深深的崇拜與敬佩。雖說聞過則喜,但相信一般人很難在第一時間能夠對於評論保持心情的平靜。換成是我,恐怕早就在受到批評的情況下亂了方寸。
第一位台大的粘芸蓁學姐,題目是Amazon.com圖書資料檢索結果中所呈現之書目連結關係探討,我個人覺得這個題目很有趣,而學姐對於文獻分析的整理也相當紮實,其前測設計是在2006年9至10月期間,以美國紐約時報近五年十大好書,於Amazon.com檢索後檢測其結果間是否有連結其它書目之狀況。因為看到學姐的研究目的中提到想探討Amazon.com的圖書資料檢索結果有何書目連結關係,其中之一是想知道與圖書館之書目連結關係有何不同,因此我在會場中所提問的是,使用者對於商業網站的書目和公共圖書館的書目需求是否會趨於一致。不過學姐的回答卻是說,她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要運用在公共圖書館上。這讓我有點不解,似乎與文中的研究目的有點不一致。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能把圖書館的問題到業界的楷模來找答案,相當有新意。
2.文獻探討與英文摘要的撰寫相當完整而用心。
[建議]
1.要考慮圖書館和商業網站的不同,圖書館本身的檢索系統也有其優點。
2.商業網站對讀者的服務是長期的,圖書館的服務可能較為短期,兩者之間對於讀者的檢索服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3.Amazon網站的所呈現的結果,是否能夠包括理論中的11種關係,應加以探討。
第二位上場的是所上碩三的王盈智學姐,她的主題是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研究相關判斷研究。學姊的前測個案中,有一位是我請自己在弘道國中的學生之弟弟到輔導室進行前導研究,加上自己是國中老師,因此對學姐研究學生對於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也讓我相當感興趣。學姊的主題中和前一位發表人都提到了「相關」的概念,但可能受篇幅的關係沒有在手冊中看到文獻內容有點可惜。我在會場所提出的兩個小建議是,文中指出希望研究提供對小學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規劃參考,因此實驗內容建議以符合小六課程綱要的主題為主;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看到個人背景因素中有「學業表現」這一項,但是文中並未提到學業表現如何影響相關判斷,因此我請教學姊對此提出她的說明,學姐回應目前只是前置研究,還沒有實際討論到學業這個部份。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文獻回顧的紮根很好(手冊中沒有呈現有點可惜)。
2.題目活潑有創意。
[建議]
1.研究中提出了實驗法、歷程記錄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等五種方法,除了在研究結果的撰寫上可能要特別用心之外,還需要留意是哪一種研究法導致了何種研究結果。
第三位發表人是台大的張博雅學姐,主題是從意義建構理論探討公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我覺得可能這位學姐是在圖書館服務的關係,她的口語表達與研究內容相當有條理,也能夠不急不徐地沉穩報告,而簡報的中研究者省思寫得不錯。正好自己是特教的背景,所以提出了學姊能將特教視障者延伸到高齡視障者這一點值得肯定,因為特殊教育結合高齡者的需求,應該會讓決策者對於人口群的擴大更為重視;此外我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先天盲與後天盲者的資訊需求可能會因為視障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不知道研究中是否會探討這個部份,學姐的回答是研究中也會包括先天盲者。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想要關懷弱視的出發點立意相當好。
2.理論與實務結合。
3.研究中的省思是一項特色,寫得不錯。
4.研究設計能排除兩個偏差,也就是不將問卷內容翻成點字以免因翻譯的現落差而影響作答,其次是避免以線上問卷方式呈現,以免無法使用網路的視障者無法回答。
[建議]
1.小鳳老師個人想知道,國圖台灣分館及北市圖的視障者對於研究問題是否會有不同的回應。
美美老師也扮演了吳同學的角色,對三位學姊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簡報中除了包括研究目的之外,也要說明研究問題為何。兩位未註明研究問題的學姐說明,因為受限於篇幅,計畫書原稿都有相關說明。另外一位美華老師則從簡報時的資訊呈現效果提出建議,簡報時應該事先預想,對於一無所知或沒有先備知識的聽眾,如何能夠從簡報中對於研究主題得到一個概括的Picture 。例如,文獻中的重要內容除了口述之外,應該要在簡報中加以註明,如此才
能方便聽眾理解。其次,美華老師建議評論人只需由一位教授擔任即可,甚至可由主持人直接於總結時提出評論,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評論人因可能顧及與報告人指導教授的情誼而不好意思提出建議,同時也可以讓台下聽眾有更多提問或與發表人互動的機會。
珊如老師最後的總結意見如下:
1.三篇學位論文計畫書的共通點都是個案研究。
2.簡報時要記得學術倫理,除了在簡報上註明指導教授大名之外,並應該口頭表達感謝之意。
3.在個別計畫的建議上:
(1)第一篇要留意Amazon的讀者是全球性且長期服務的,因此使用者的需求是動態性高的,但研究者的假設似乎是靜態的,可能要設法提出說明或修正。
(2)第二篇有三個建議,一是要說明受試者是如何被選出來的,是立意或方便取樣?其次,報告中提到閱讀習慣會影響相關判斷,是否有文獻的說明。最後是五種研究方法的因果推論,要小心謹慎。
(3)第三篇則是提醒,意義建構理論要從使用者的角度而非從自己是館員的角度來探討。
4.能夠獲得正選就值得恭喜與肯定(我也深有同感)。
至於下午的議程,我因為實作課程在師大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辦理「閱讀微趨勢」的講座,所以必須趕回學校場佈並迎接講師(請按我點選瀏覽該講座相關心得),不過在遺憾中還是有收獲,那就是講座內容也相當精彩,而講座辦理完畢後我趕回國圖時,剛好又聽到小蝶老師對下午三位學位論文期刊稿正選者的評論,她指出三篇期刊稿的優點有三,一是發表者對於自己的著作有信心,都能夠侃侃而談。其次,三篇期刊稿的撰寫結構清楚易讀。此外,三篇作品的研究方法多元且運用得宜。而小蝶老師的建議則是,這三篇作品剛好都是量化研究,希望日後的作品也能有質化研究出現。再者,如果作者能對於為什麼要進行這個研究,以及論文的價值與貢獻加以說明將會更好。
珊如老師在綜合討論時的總結,也讓我心有戚戚焉:
1.論文改寫成期刊文章並不容易,因此沒得獎的同學不見得是能力不好,有時只是因為修改的時間不夠,或是修改的功力改善之後就有機會獲選。
2.發表是吸收的利器,沒有發表的論文等於沒有寫。老師鼓勵我們,明年想參加的人,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
3.主辦單位會將所有評審對於參賽作品的評論與建議寄給參賽者,因此這是精進自己論文寫作技巧的最好機會,值得大家參加。
今天對我來說,又是個充實的一天。除了對於論文計畫書與論文改寫期刊稿的格式與重點有所了解之外。我今天試著克服容易害羞的習慣主動提問,稍微感覺問問題的能力有點提升。而最重要的是,自己從發表人與聽眾互動或回應教授評論的歷程中,學到了很多論文寫作與學術發表時的要領,更在研討會的歷程中感受到圖資所的老師們對於提攜後進真的是不遺餘力。多數的老師不但全程參與,在評論時都會先給與發表人肯定,也多以建議代替批評,真是讓我深感敬佩。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的感覺在走出國圖門口的頓時油然而生,現在的我需要更多的磨鍊與信心,才可能有今天在台上發表的學長姐們的勇氣,但無論如何,在職應該不是變成摸魚或次等研究生的藉口,好好加油吧!
[註]聽了今天的研討會,趕緊上網找找論文結構等相關撰寫所應注意的重點,底下這篇引自邱榮舉教授的文章感覺還不錯,貼上來給自己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w!vWoAzoqBSUQUn5z090irOZ8-/article?mid=149&pk=%E8%AB%96%E6%96%87
今天天氣相當地冷,但是我的心卻很熱。
本週小蝶老師安排我們到國圖簡報室參加圖資所學生的年度盛會,也就是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及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2008年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今天的研討會主要是以學位論文計畫書及學位論文期刊稿兩類各三位正選得獎同學的作品進行發表和研討。由於下午因為實作課程在師大圖書館辦理閱讀微趨勢的講座,為了彌補無法全程參加的遺憾,因此對於上午的三場論文計畫書發表,自己相當努力地邊聽邊做筆記,希望能在上午這半天能夠有所收穫,儘可能主動提問並與發表的學長姐互動。
當主持人林珊如老師、昭珍老師、小蝶老師及顧敏館長致詞勉勵大家之後,熟悉的畫面又浮現我的眼前,論文計畫書正選的同學們通通都是女生,更恐佈的是,正選第一、三名的作者都是台大圖書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學姐,看在同為在職生的我真是慚愧到耳根子熱到不行,為什麼一樣在職,學姐們就可以不找藉口地朝完成的目標邁進,值得我好好反省。
在綜整各得獎作品的特色前,我對三位得獎者能夠坐在台前接受台下聽眾及學者專家評論自己的作品,就感到深深的崇拜與敬佩。雖說聞過則喜,但相信一般人很難在第一時間能夠對於評論保持心情的平靜。換成是我,恐怕早就在受到批評的情況下亂了方寸。
第一位台大的粘芸蓁學姐,題目是Amazon.com圖書資料檢索結果中所呈現之書目連結關係探討,我個人覺得這個題目很有趣,而學姐對於文獻分析的整理也相當紮實,其前測設計是在2006年9至10月期間,以美國紐約時報近五年十大好書,於Amazon.com檢索後檢測其結果間是否有連結其它書目之狀況。因為看到學姐的研究目的中提到想探討Amazon.com的圖書資料檢索結果有何書目連結關係,其中之一是想知道與圖書館之書目連結關係有何不同,因此我在會場中所提問的是,使用者對於商業網站的書目和公共圖書館的書目需求是否會趨於一致。不過學姐的回答卻是說,她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要運用在公共圖書館上。這讓我有點不解,似乎與文中的研究目的有點不一致。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能把圖書館的問題到業界的楷模來找答案,相當有新意。
2.文獻探討與英文摘要的撰寫相當完整而用心。
[建議]
1.要考慮圖書館和商業網站的不同,圖書館本身的檢索系統也有其優點。
2.商業網站對讀者的服務是長期的,圖書館的服務可能較為短期,兩者之間對於讀者的檢索服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3.Amazon網站的所呈現的結果,是否能夠包括理論中的11種關係,應加以探討。
第二位上場的是所上碩三的王盈智學姐,她的主題是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研究相關判斷研究。學姊的前測個案中,有一位是我請自己在弘道國中的學生之弟弟到輔導室進行前導研究,加上自己是國中老師,因此對學姐研究學生對於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也讓我相當感興趣。學姊的主題中和前一位發表人都提到了「相關」的概念,但可能受篇幅的關係沒有在手冊中看到文獻內容有點可惜。我在會場所提出的兩個小建議是,文中指出希望研究提供對小學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規劃參考,因此實驗內容建議以符合小六課程綱要的主題為主;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看到個人背景因素中有「學業表現」這一項,但是文中並未提到學業表現如何影響相關判斷,因此我請教學姊對此提出她的說明,學姐回應目前只是前置研究,還沒有實際討論到學業這個部份。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文獻回顧的紮根很好(手冊中沒有呈現有點可惜)。
2.題目活潑有創意。
[建議]
1.研究中提出了實驗法、歷程記錄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等五種方法,除了在研究結果的撰寫上可能要特別用心之外,還需要留意是哪一種研究法導致了何種研究結果。
第三位發表人是台大的張博雅學姐,主題是從意義建構理論探討公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我覺得可能這位學姐是在圖書館服務的關係,她的口語表達與研究內容相當有條理,也能夠不急不徐地沉穩報告,而簡報的中研究者省思寫得不錯。正好自己是特教的背景,所以提出了學姊能將特教視障者延伸到高齡視障者這一點值得肯定,因為特殊教育結合高齡者的需求,應該會讓決策者對於人口群的擴大更為重視;此外我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先天盲與後天盲者的資訊需求可能會因為視障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不知道研究中是否會探討這個部份,學姐的回答是研究中也會包括先天盲者。明淑老師與小鳳老師的評論如下:
[優點]
1.想要關懷弱視的出發點立意相當好。
2.理論與實務結合。
3.研究中的省思是一項特色,寫得不錯。
4.研究設計能排除兩個偏差,也就是不將問卷內容翻成點字以免因翻譯的現落差而影響作答,其次是避免以線上問卷方式呈現,以免無法使用網路的視障者無法回答。
[建議]
1.小鳳老師個人想知道,國圖台灣分館及北市圖的視障者對於研究問題是否會有不同的回應。
美美老師也扮演了吳同學的角色,對三位學姊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簡報中除了包括研究目的之外,也要說明研究問題為何。兩位未註明研究問題的學姐說明,因為受限於篇幅,計畫書原稿都有相關說明。另外一位美華老師則從簡報時的資訊呈現效果提出建議,簡報時應該事先預想,對於一無所知或沒有先備知識的聽眾,如何能夠從簡報中對於研究主題得到一個概括的Picture 。例如,文獻中的重要內容除了口述之外,應該要在簡報中加以註明,如此才
能方便聽眾理解。其次,美華老師建議評論人只需由一位教授擔任即可,甚至可由主持人直接於總結時提出評論,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評論人因可能顧及與報告人指導教授的情誼而不好意思提出建議,同時也可以讓台下聽眾有更多提問或與發表人互動的機會。
珊如老師最後的總結意見如下:
1.三篇學位論文計畫書的共通點都是個案研究。
2.簡報時要記得學術倫理,除了在簡報上註明指導教授大名之外,並應該口頭表達感謝之意。
3.在個別計畫的建議上:
(1)第一篇要留意Amazon的讀者是全球性且長期服務的,因此使用者的需求是動態性高的,但研究者的假設似乎是靜態的,可能要設法提出說明或修正。
(2)第二篇有三個建議,一是要說明受試者是如何被選出來的,是立意或方便取樣?其次,報告中提到閱讀習慣會影響相關判斷,是否有文獻的說明。最後是五種研究方法的因果推論,要小心謹慎。
(3)第三篇則是提醒,意義建構理論要從使用者的角度而非從自己是館員的角度來探討。
4.能夠獲得正選就值得恭喜與肯定(我也深有同感)。
至於下午的議程,我因為實作課程在師大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辦理「閱讀微趨勢」的講座,所以必須趕回學校場佈並迎接講師(請按我點選瀏覽該講座相關心得),不過在遺憾中還是有收獲,那就是講座內容也相當精彩,而講座辦理完畢後我趕回國圖時,剛好又聽到小蝶老師對下午三位學位論文期刊稿正選者的評論,她指出三篇期刊稿的優點有三,一是發表者對於自己的著作有信心,都能夠侃侃而談。其次,三篇期刊稿的撰寫結構清楚易讀。此外,三篇作品的研究方法多元且運用得宜。而小蝶老師的建議則是,這三篇作品剛好都是量化研究,希望日後的作品也能有質化研究出現。再者,如果作者能對於為什麼要進行這個研究,以及論文的價值與貢獻加以說明將會更好。
珊如老師在綜合討論時的總結,也讓我心有戚戚焉:
1.論文改寫成期刊文章並不容易,因此沒得獎的同學不見得是能力不好,有時只是因為修改的時間不夠,或是修改的功力改善之後就有機會獲選。
2.發表是吸收的利器,沒有發表的論文等於沒有寫。老師鼓勵我們,明年想參加的人,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
3.主辦單位會將所有評審對於參賽作品的評論與建議寄給參賽者,因此這是精進自己論文寫作技巧的最好機會,值得大家參加。
今天對我來說,又是個充實的一天。除了對於論文計畫書與論文改寫期刊稿的格式與重點有所了解之外。我今天試著克服容易害羞的習慣主動提問,稍微感覺問問題的能力有點提升。而最重要的是,自己從發表人與聽眾互動或回應教授評論的歷程中,學到了很多論文寫作與學術發表時的要領,更在研討會的歷程中感受到圖資所的老師們對於提攜後進真的是不遺餘力。多數的老師不但全程參與,在評論時都會先給與發表人肯定,也多以建議代替批評,真是讓我深感敬佩。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的感覺在走出國圖門口的頓時油然而生,現在的我需要更多的磨鍊與信心,才可能有今天在台上發表的學長姐們的勇氣,但無論如何,在職應該不是變成摸魚或次等研究生的藉口,好好加油吧!
[註]聽了今天的研討會,趕緊上網找找論文結構等相關撰寫所應注意的重點,底下這篇引自邱榮舉教授的文章感覺還不錯,貼上來給自己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w!vWoAzoqBSUQUn5z090irOZ8-/article?mid=149&pk=%E8%AB%96%E6%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