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格言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社研W12]"靜觀其變"的非反應式研究

[2008.12.03]
本週的主題是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 ,又稱為非侵擾性測量或非介入性測量。有別於實驗研究或調查研究法等受試者覺察到調查的存在,非反應式研究的受試者不知道自己是研究計畫的一部份。換言之,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非反應式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種質化研究技術,大多利基於實證主義原則,也被詮釋及批判研究者所使用:
1.非反應式的測量(Nonreactive measures)。
2.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3.現有統計資料(Existing statistics)及次級分析。
4.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Issues of Inference and Theory Testing)。

一、非反應式的測量
由於人們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會自然地留下社會性行為,因此當研究者將人們的某項事件當作變項來研究時,非反應式的測量就此開始。非反應式的觀察有三種方式:
1.物理證據推論:又分以選擇性的耗損作為測量的侵蝕性測量(如圖書館同一時期購買新書,損耗率高的書顯示讀者對這些書的高度興趣),以及測量某些背後意涵之累積的增生性測量(如分析男女讀者對於圖書館書籍的借閱記錄,可能顯示不同性別對於不同類型書籍的借閱偏好)
2.文獻資料:如定期出刊的公共刊物或不定期或私人的文件都會透露某些訊息。如從少子化趨勢可以推估師資培育的需求人力。
3.觀察:可透過外在表現、計算行為次數及時間長短瞭解某些訊息。例如從全班學生對於某堂課的上課缺席或遲到的次數統計,可以瞭解學生對這門課是否感興趣。

二、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則是一種蒐集資料及分析文本(text)內容的技術。這些內容指的是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是其他可以溝通的訊息。常用於涉及大量文本、研究歷史文件、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難以看到的訊息等三種主題。既然是將文本加以分析,因此文本必須是可以寫下來或是視覺/語言上可以溝通的訊息。而透過運用客觀、系統化的技術和記錄程序來生產文本中符號內容化的描述,進而找出文件內容背後的真正議題。

而談到內容分析不得不提到測量與編碼,通常內容分析透用結構式的觀察,對於事件發生的頻率、內容的方向、某個向度上訊息的密度,以及文本訊息所佔空間等四種特質加以測量,並形成內容的分析單位與編碼系統。編碼是指賦予資料內容數字意義,也就是把冗長模糊的符號轉成精確、客觀、量化的資料,甚至可以透過電腦分析。文本中的編碼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表面內容的顯性編碼(manifest coding),以及尋找文本內容中隱藏的、暗示性意涵的引性編碼(latent coding)。由於文本的字詞出現與否相當明確,因此顯性編碼的信度相對比隱性編碼高;相對來說,隱性編碼雖然會因編碼者對語言及社會意義的知識不同,而對文本編碼的一致性(信度)較低,但因為隱性編碼可以區別文本中不同脈絡的意思或弦外之音,因此其效度可能會高於顯性編碼。如果能夠同時使用顯性和隱性編碼,並加強不同編碼者對變項、編碼規則的了解而具備編碼者間的信度,最後所得到的編碼結果應該是相當有力且兼顧信效度的。

在了解編碼的基本概念之後,接著就談到內容分析研究的步驟,其方法如下:
1.形成研究問題。
2.界定母群體。
3.抽樣。
4.界定分析單位(確定變項和建構的編碼類別)。
5.內容編碼(依編碼規則將資料編碼於編碼表上,並記下編碼者姓名)。
6.檢查編碼者間的信度並重新輸入編碼錯誤資料。
7.分析資料。
8.解釋結果/推論。

內容分析的優點在於經濟效益、安全、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以及非介入性可以避免如霍桑效應的發生。但對內容分析進行推論時,研究者應該留意其限制,那就是文本的意義可以進行分析,但無法接露文本作者的意圖或是對讀者的影響

三、現有統計資料及次級分析
有別於研究者直接由調查或試驗而搜集得來的初級資料(或稱原始資料、直接資料),次級資料是指其它私人、機關或團體所搜集整理後的資料(或稱現成資料、間接資料)。老師在講義裡特別貼心的整理出不少國內統計網站、國內調查網站及國外統計網站,值得加入網路書籤。而次級分析則是將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也就是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再以新的方式獲得研究問題的解答。

次級資料的來源如下:
1.政府部門或研究機構的報告或統計資料。
2.私人、機關、團體所搜集整理的資料報告。
3.圖書館的書籍期刊與參考工具書等。
4.學術文獻資料庫。
5.網路上公開資源等。

而次級資料研究的優點在於節省成本(大多免費)和時間、可以對不同團體、國家或在不同時間進行比較、可以再製,以及可探究原先研究者未探討或想過的問題。而其限制則在如下:
1.次級資料不見得能夠完全符合研究者的需求,如次級資料的分析單為不同或變項屬性類別不同。
2.當研究者的理論定義和次級資料不同、研究的樣本和次級資料取樣不同、次級資料本身是否正確或是否隱藏某些不確定因素等等,都會影響研究的效度問題。
3.次級資料常有時效性或相對等的信度(如某區資料統計不確實而造成全國資料相對失去信度),以及統計者在調查時的認定問題(表面信度),還有跨國資料間彼此資料的品質不一,會造成信度的問題。
4.研究者無法找到缺漏或遺失的次級資料,也會使研究的結果不夠周詳完整。

四、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
研究者要透過非反應式資料來進行推論或檢視有很多限制。因為要運用非強行介入的測量建立時間順序和提出另一種解釋相當困難。而研究者在內容分析時也無法從內容概化出閱讀者的效應,只能從調查研究的相關邏輯顯示出變項間的關係,也未直接訪問受試者來測量變項。除了以上限制之外,也要考量相關的倫理問題,因為在未告知的情況下進行觀察可能會有後續爭議,而運用他人資料時若由助理處理可能會有保密性的問題。而官方資料中所隱含的理論和政治社會價值觀都會影響資料蒐集,都是在推論或理論檢驗時所應注意的重點。

心得:
本週的課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強調對受試者非介入的非反應式研究和是反應式研究應該是各有所長的。在運用非反應式研究時,方便與低成本的優點固然很吸引人,但要注意資料的有效性及信校度是否會限制或影響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不過我最想知道的是,學完本週的課程之後,心裡頭有三個問題,還請老師能撥冗指點迷津:
1.在內容分析研究中有「預測信度」且出現在內容編碼之後,個人認為覺得是否應該是在內容編碼後,才有辦法檢閱「編碼者間的信度」,或是「預測信度」還有其它的意涵?
2.在內容分析的優點中有提到經濟效益這一項,個人也認為編碼時因為需要確認其正確性,加上閱讀與編碼的資料量過大時,研究者可能要訓練並請助理進行編輯,因此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應該要視編碼的資料量與複雜度而定。
3.非反應式研究雖然以非反應式的測量、內容分析、現有統計資料及次級分析,和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等方式進行,但其非介入式的特徵看來,應該是屬於實徵研究(empirical research),而非實證研究(positive research)─Am I right?

繼續閱讀...

Clicky Web Analytics

  © Blogger template Brookly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