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研W9]瞭解因果關係的實驗研究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妙的是,老師建議可以目錄及子目錄的方式儲存筆記,然後使用FreeMind匯入檔案結構的進階功能,先開啟一個新檔案之後,選擇功能表的[檔案]→[匯入]→[匯入檔案結構],然後選定筆記所在的根目錄,FreeMind就可以將檔案的結構匯入,並做好超連結,日後就可以從這張筆記知識樹狀圖中開啟相關的檔案,真是方便、專業又好用,這招值得一學。
接下來進入課程討論前,老師找了三個以實驗研究法的論文摘要,讓大家上JoinNet討論其中懂與不懂的概念,並分析論文採用何種實驗研究法、步驟、研究發現及是否回答研究問題。可惜的是JoinNet的開課區剛好都有人數限制,結果我並沒有上傳成功。自變項與依變項、實驗組和控制組都還有概念,步驟大致都看得懂,但是實驗研究法與高等統計(如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有所了解。
實驗研究法在測試因果關係方面是最強而有力的,主要用於研究者對於某些現象因為存疑,透過實驗中的建立假設、規劃設計情況,以及比較調整及沒有調整的結果,以解答研究方面的問題。而老師從實驗語言、設計記號及設計的類型等三大主軸,來說明實驗設計的邏輯。
在實驗語言部分,進行的實驗的步驟是個重點,其基本步驟如下:
1.提出假設,並決定測試假設的實驗設計。
2.根據情境選擇適當的實驗研究法,並決定所要操控的自變項及想要了解的依變項。
3.進行處遇與依變項量數的小型測試,也就是前測。
4.找到合適的受試者或個案,在排除無關變項的情況下對實驗組進行正式處遇且蒐集依變項的量數資料。
5.若受試者在實驗中未被充分告知,把真正的實驗目的加以告知。
6.檢視收集到的資料,利用統計與圖表,判斷假設是否得到支持。
其次,對於實驗設計的種類,因為覺得概念有待強化,因此到圖書館找了研究法的書對照講義一起看,把美美老師提到的實驗研究法稍加整理如下:
一、實驗前設計:主要特徵是缺乏控制組,或即使有控制組但也無法和實驗組等量。共有以下三種設計類型:
1.單次個案研究設計(又稱單組唯後測設計):
(1)特徵:只有一組、一次處遇、一次後測。
(2)優點:可在行動研究中用於試探可研究的問題,或發展觀念或工具。
(3)缺點:對可能影響的因素毫無控制而其內外在效度有明顯的威脅、沒有比較的對象故缺少客觀性與邏輯性、據此獲得的結論儘是印象上的認定而不見得正確、除了實驗處理外無法排除其他因素影響而使實驗組像控制組不可靠。
2.單組前測-後側設計:
(1)特徵:只有一組、一次前測、一次處遇、一次後測。
(2)優點:對同一組人員的前後測,讓比較成為可能。
(3)缺點:歷史因素、成熟、測驗效果、工具改變、統計迴歸等因素都可能會讓研究者誤以為實驗處理所造成的變異。
3.靜態群組比較(又稱唯後測非同等群組設計):
(1)特徵:有兩組、一次處遇和後測,但沒有隨機分派和前測。
(2)優點:設置控制組可供粗略比較。
(3)缺點:兩組非隨機化分派或配對,故在缺乏等量的證據下若將兩組的差異歸因於實驗處理所造成的效應顯然不適當。
二、準實驗設計與特別設計:較於實驗前設計,準實驗與特別設計更能鑑別因果關係。之所以稱為「準」實驗設計,是因為研究者對自變項的控制力不像古典設計那麼強。另外,有些書多了真實驗設計的分類,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對照、前測與後測的對照、以及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隨機分派三個要件,以所羅門四組設計為主。而談到準實驗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設計類型:
1.雙組唯後側設計:
(1)特徵:與靜態群組比較類似,但群組是隨機分派的。
(2)優點:適用於前測可能造成成本增加或因錢測可能對處遇產生影響,或是受是者身分需要受到保護時可用。
(3)缺點:沒有前測而使得隨機化成為確保兩組為均等唯一方法、受試者需接受實驗處理故可能因為流失而影響內在效度。
2.間斷性時間數(序)列:
(1)特徵:比較單一群組處遇前後行為型態的變化,研究者在處遇前後做多重前測(?可是老師的簡報寫和靜態群組比較類似,靜態群組是後測...?)的量數。
(2)優點:適用於縱貫研究,隔一定時間重複施予前測與後測的目的,在於看出變化的趨勢,以作出評量和排除不利於效度的因素。
(3)缺點:需要大量行為資料、統計技巧門檻較高、無法避免歷史的威脅。
3.同等性時間數(序)列:
(1)特徵:是另一種長時間的單組設計,其處遇不只一次,而是有一次前測,然後三次處遇與後測。
(2)優點:同間斷性時間數列法。
(3)缺點:同間斷性時間數列法。
4.拉丁方塊(格)設計:
(1)特徵:受試者人數除了等於實驗設計的數目,也就是每組實驗設計安排一個受試者(以本例子而言需要四位受試者,如下圖),也可能是實驗設計數目的倍數(4、8、12…人),使每一組實驗設計有多個受試者,而每一個受試者仍然僅參與一組實驗設計。每一個實驗處理所累積的總人數越多,統計學的一些假設(例如常態性假設)就越能夠達到。
實驗順序
1 2 3 4
實 1 A B C D
驗 2 B C D A
設 3 C D A B
計 4 D A B C
(2)優點:使可能發生誤差的外生變數,因為平衡設計,而終能互相抵消外在因素的效果。
(3)缺點:它必須保證各組成員的特徵相同,不會影響實驗結果。各種變項是共同發揮作用的,因此無法區分每一個變項對依變項的單獨影響。
5.所羅門四組設計:
(1)特徵:將受試者隨機分派至四組、一實驗組與控制組接受前測另兩組則無、前測的兩組接受處遇、四組皆接受後測。
(2)優點:因為嚴謹而多樣的設計,故在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皆可獲得較佳的控制。
(3)缺點:一次使用四組同質的受試者,在受侍者的找尋及研究者的時間、成本與精力皆有難以負荷之虞。
6.多因子設計:
(1)特徵:研究者同時操縱或控制二個或二個以上實驗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提供自變項對依變項單獨的主要影響效果,以及自變項對依變項的交互作用效果。
(2)優點:可同時考驗數個假設、只執行一項實驗就可立即回答數個複雜的問題、可發現兩個變項以上的交互作用影響。
(3)缺點:太多的組合會使得實驗變得過於複雜。
此外,在實驗設計時通常會以適當的設計記號,作為實驗設計部分符號化的速記系統,如O代表對依變項的觀察、X代表處遇、R為隨機分派等等,以下這張圖我覺得畫得不錯,因此貼上來提醒自己注意:
為了避免實驗設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如何能夠兼夠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也是實驗設計必須注意的重點。所謂內在效度是指實驗能否真正的說明依變項的結果是由自變項的改變所造成的。而外在效度是指實驗結果的可推論性或代表性,亦即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其他群體或情境的可靠程度。有人分為將外在效度又分為母群體效度和生態效度。前者是樣本可以推論至母群,後者是一項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不同情境的程度。影響內在效度會有以下十大威脅:
1.選擇偏誤:也就是沒有隨機分派造成群組差異的情況,可透過檢視前測分數加以避免。
2.歷史:與處遇無關的事在實驗時發生而影響到依變項。
3.成熟:受試者在實驗中有某些生理、心理或情緒的過程,在長期處遇中脫離。
4.測試:如受試者記得前測的問題而影響其所學或其在後測答題。
5.工具影響:如工具或依變項量數在實驗中改變。
6.流失率:指受試者半途因故離開實驗,研究者應注意每組在前後測的人數。
7.統計回歸:受試者的選擇趨向極端,結果可能不是來自刺激。即所謂的統計中的趨中效應(regression to the means)。
8.處遇擴散或污染:不同組的受試者彼此聯絡知道自己的處遇。
9.補償行為:有些實驗提出有價之物給一組受試者而不給另一組,如此的不平等差別造成群組的壓力或忿忿不平。或是受到補償的行為可能影響到依變項。
10.實驗者期望:實驗者間接把期望傳遞給受試者。
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有以下三項:
1.實驗寫實:實驗的處遇或環境愈接近真實情境,實驗能夠推論到他人或日常生活的外在效度就更高。
2.實驗反應:如受試者不是回應處遇而是回應他們身為實驗一部份而受到額外注意的霍桑效應,或是受試者從假設或實驗目標中找到線索,根據其認為自己受到的要求而改變其行為以取悅研究者的要求特質;或是給受試者服下安慰劑代替實驗用藥的安慰劑效應。
3.場地實驗:如走出高度控制的實驗室環境而在實地進行的場地實驗,其外在效度通常較高但內在效度較低。
老師最後談到實驗研究中,有三大實際的考量:
1.籌畫與前導測試:要思考替代性解釋或避開內在效度的威脅,並事先測試任何在處遇情境中使用的儀器,而在前導測驗後,應訪問受試者找出需要改善的實驗層面。
2.給受試者的指令:使用的指令要寫實精確並一致以確保效度。
3.實驗後訪談:實驗結束時研究者應訪問受試者,以讓受試者瞭解實驗目的,並解釋不把實驗真實本質告訴其他潛在受試者的重要性,亦可從受試者的角度及其對情境的定義如何影響其行為之中學到東西。
此次課程讓我瞭解了各種實驗研究法的概要與優缺點,以及實驗研究法的歷程中應避免效度受到有意無意的干擾或破壞。如果自己的統計觀念可以再加強的話,就應該可以更清楚的掌握甚至判讀出那個情境應該使用哪一種實驗研究法。當然,老師在講義後面所列出的小組實驗設計練習,我對於研究架構圖的描繪應該要更精確一點,我會在延伸練習ISPmodel的作業練習上再多些思考,希望能對實驗研究法的掌握更加完整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