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研W7]同理而非冰冷記錄的實地研究
本週社會研究法的主題是實地研究(或稱田野調查)。首先老師談到何謂實地研究。實地研究根植於自然主義(naturalism),也就是在非設計、發明或研究者創造出的自然情境中觀察日常事件。而實地研究者在自然的情境中探索許多不同的社會意義與社會生活的面向。研究者參與實地中成員(members)的意義系統,然後回到局外人(outsider)或研究者的觀點研究問題。此外,研究者的研究導向多於應用固定的技巧,研究者使用多種如觀察、面談、焦點團體等方法取得資訊。而實地研究又稱為俗民誌(ethnography),這個字可以拆解成Ehtno表示人或民俗,graphy則是描述某件事。俗民誌的主題或焦點是文化,而文化就存在於自然的思考當中。
為什麼要進行實地研究呢?俗民誌認為文化有以下兩個組成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如說話、行動、非語言的互動等。第二個要素是一個有意義的系統,如一個對於人們所說、所見或所做之事能賦予意義的想法、信念、規範之分享系統。表現出來的行為並不代表任何意義,意義是推論出來的。俗民誌假定人們會做出推論,也就是除了表面上所言所見之外,背後仍有隱含的意義。而從所聽聞或觀察的事物推論其意義,就是俗民誌的中心。
而實地研究者做些什麼呢?
1.除了不尋常的情境外,研究者觀察自然情境中發生的一般事件和日常活動。
2.直接和被研究者一起參與其個人日常生活歷程。
3.在維持分析觀點或保持局外人距離的同時,能夠取得圈內人的觀點。(這很難吧...)
4.以彈性的方式,當情境需要時運用各種技術和社會技巧。
5.以廣泛的方式如書寫、圖表、地圖或照片等提供詳細描述的方式產出資料。
6.在社會脈絡下全面且獨立的看待事件。
7.在實地中了解與發展對於成員的同理心,不要只是記下冷冰冰的客觀事實。
8.注意文化中外顯(被覺察的、有意識的、說出來的)和內隱(較不覺察的、隱含的、未說出的)的面向。
9.觀察持續的社會歷程而不以強加局外人的觀點。
10.因應高度的個人壓力、不確定性、道德的兩難與模糊地帶。(超級不易啊!)
實地研究的步驟,共有以下十項:
1.自我準備,閱讀文獻並去除焦點,也就是放空自己,去除個人原有的觀點與想法。
2.選擇並進入研究場域。
3.進入實地並與成員建立社會關係。
4.選擇一種社會角色、熟悉情境並與成員相處。
5.觀察、傾聽並蒐集質化資料。
6.開始分析資料,並產生與評估研究中所進行的工作假設。
7.聚焦於情境中的特定觀點並使用理論取樣(即指研究者在其發展社會理論或評估新的想法之觀察時,在特定時間、地點或事件的非隨機抽樣)。
8.和所研究的成員面談。
9.逐漸離開研究場域。
10.完成分析並撰寫研究報告。
至於在進入實地研究場域之前的準備。老師提醒我們,彈性的方法是實地研究最主要的特色。相較於量化研究者,實地研究者所採取的更有彈性而較少結構。此外,研究者也不會一開始就運用太多的方法或檢驗明確的假設,反倒是對於資料預期少有控制或聚焦,直到進入研究場域後才聚焦於研究調查上。其次,在選擇與進入研究場域方面,老師談到,選擇實地研究場域有三個相關因素:資料的豐富性、不熟悉程度,以及適合度。而在參與的層次上,可以思考是要扮演完全的觀察者?或是觀察式的參與者(一開始就表明身分且接觸有限)?參與式的觀察者(研究者是隱性的且和參與者是朋友關係)?完全的參與者?老師說"Going native",應該是指自然就好吧。而選擇與進入研究場域時,要考量到守門員的因素,所謂守門員就是有正是或非正式的權力,可以控制人們進入某個場域的人。(以我們學校來說,警衛絕對比我這個總務主任更像是守門員啊。)
接下來就是進入實地的階段,在此階段,研究者要思考幾個問題:
1.在實地裡清楚的自我呈現:研究者要知道自我呈現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實地關係。
2.研究者作為研究工具:要在壓力下覺察實地裡發生的事情,也要將自己對於實地事件的感受轉換成資料。
3.陌生的態度 :研究者對於一般性的細節能以外人的眼光加以質疑,才可以揭露出某些實地裡的成員並未意識到的面向。
3.建立關係:研究者需要運用社會技巧和個人魅力以建立關係,對於表達不願合作或參與的出局者也要能夠釋懷,並對於研究中的成員要具有「感同身受 」的同理心(而不一定是同情、同意或贊許)。
在觀察與蒐集資料階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
1.觀察:要仔細觀察物理性的環境(如房間大小、擺設、聽起來聞起來如何等)、人(如年齡、性別、種族、身材等)和動作(如是坐是站、行進路線、非語言溝通等)
還有事件發生的脈絡。
2.傾聽:研究者要對句子、語氣、錯誤的文法等內容與說的方式,以及暗示性的內容加以仔細聆聽。
3.術語或行話:透過對於實地中術語或行話的了解,可以了解那些對成員來說是重要的,以及成員看待世界的方式。
4.田野筆記:大多數的實地研究都來自於田野筆記,也是實地研究的重要基礎。其基本內涵可能是地圖、圖片、照片、訪談、錄音帶、錄影帶、手記、物件、在實地裡隨手寫的文字,以及離開實地後詳細記錄的資料。田野筆記的主要類型有在實地裡隨手寫下來的隨手筆記、 以及可以在事後增加但要記錄具體細節的直接觀察筆記、在直接觀察之外進行社會意義推論的研究者推論筆記,以及可以藉由重新閱讀、思考摘要,在實地裡拓展想法、修正或發展更複雜理論的分析備忘錄。
實地訪談與一般的調查訪談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說真的,如果沒有比較的話,真的會搞不太清楚。典型的實地訪談有以下的特徵:
1.開始和結束並不明卻。實地訪談可在過一陣子後重拾話題。
2.所問的問題和順序都可以為某人或特定情境量深訂作,而非像調查訪談以同樣順序問所有受訪者相同的問題。
3.研究者對回答表示感到興趣,鼓勵更深入的回答。
4.像友善的對話交流,但有較多的訪問問題在內。
5.可以是在團體中或某個區域中進行,隨情境改變。
6.穿插笑話、題外話、故事、軼事等記錄。
7.常見開放式的問題,也常有追問的動作。
8.研究者與成員共同控制訪談的方向。
9.訪談的社會脈絡會被記錄下來,再解釋回答的意義時被視為相當重要的。
10.研究者會調整自己以習慣成員的規則和語言。
而離開實地的原因,可能是研究計畫自然結束、研究者覺得研究缺乏更多的學習,或是外在因素迫使結束。離開實地的方式可以很快速或慢慢地撤離,但需要決定如何告訴成員以及提出進一不的忠告。離開時研究者並不預留很多時間讓成員知道,而是會透過告別晚會或和每個人握手的一是作為與成員分離的符號。而在離開時研究者與成員都會歷經情感上的痛苦,如有些成員會因為關係的結束而感到受傷或被拒絕,甚至感覺研究者是局外人,然而實地工作在未完全離開實地之前都不算結束,因此這真的是考驗研究者的智慧。
本來單純的以為實地研究因為可以避開統計可能會很快完成,在經過老師的講說與課本的閱讀之後,才發現實地研究要經歷的挑戰如田野筆記的撰寫,以及進入與離開實地的情感處理,在在都是難度頗高的考驗,並不會比量化研究容易,難怪美美老師會建議碩士階段不妨先從量化研究開始考慮。以自己在進行Foster老師所派的圖書館俗民誌觀察練習時,就連我縮小範圍選擇自己熟悉的學校圖書館館員著手,範圍這麼小的田野筆記就要絞盡腦汁想半天,不知道該如何撰寫才有可能從冷冰冰的紀錄中,透過同理而對於一般事件推論出其社會意義,更遑論完整的實地研究歷程了。我想,這真的需要大量練習,也需要敏銳地自我覺察鍛鍊與閱讀。